第五百九十五章 雨(2 / 2)

苏联英雄 血蝠 10282 字 10个月前

边上几位真想说一句:你爸妈真厉害!不过还是没说出来,那样有些不礼貌。

在苏联一家有个四五个兄弟姐妹的情况比较常见,独生子女那才是稀有动物,不过像中士这样加起来有十个兄弟姐妹,还都养育长大成*人的同志们还真没见过!

很好奇,虽然要礼貌,托济奇最后还是憋出句:“中士,难怪你看上去长得像个小老头!”

折下除了还在伤感的摩西,其他人都笑了出来——都说老来子人会长得老像,托济奇要比中士大三岁,不过看起来科杰利尼科夫反而要比上士同志老个十岁,脸上皱纹不少!

科杰利尼科夫笑笑,取回了照片,也不生气:这样善意的玩笑不是第一次有人对自己开,无所谓。

“据说上头可能会给孩子多的母亲设立个什么勋章,要是真的,中士,你母亲一定能得一个。”说话的是尼古拉,“我也有6个兄弟姐妹,不过已经有两个哥哥在乌克兰战死了。”

“谁知道呢,不过仗才打了大半年,这死的人已经不少,是该有那么枚勋章了。”任谁都能想到,国家的男女性别比例在这次大战过后会出现严重失调,劳动力也会缺乏,多生育是唯一的办法。

、、、、、、

下午三点,真是有点奇怪了,除了在维尔纽斯防线两翼远方能听到炮击声,火车站这边是安安静静,德国佬都不知道跑哪去了。战士们都窝在掩体里尽量休息,一下子除了有时候传来的喊话声,一切都变得静悄悄。

不正常,显然不正常。

在市政厅指挥部,巴秋宁认为德军目前的安静是在酝酿更大的攻势,到了晚上,维尔纽斯就会面对更大的考验。

白天进攻伤亡大,换成自己是德军指挥官,那也会选择在黑夜发动进攻。

时间在让人有丝难受的安静中缓缓流逝,火车站阵地上的人除了上午吃了顿热饭外,大部分人已经老半天没吃东西,有点饿但都得撑着。

在赶到车站时所有部队都是轻装上阵,除了弹药都没带什么补给,有的那些也在上午吃完了。

饿肚子感觉不怎么好,不过很多人还不在乎,“在明斯克保卫战那会,前期抵达的部队常常是要隔个两三天才能吃上顿饭,一条黑面包十个人分,当一天的口粮,零下三十度!那会才叫艰难!”科杰利尼科夫在对边上人念念叨叨,转身问马丁,“感觉怎么样?”

“不饿,隔离区里天天挨饿,有水就行,习惯了。”

他才不在乎,“上午吃的还在肚子里,呵呵。”对于前段时间,这两天他已经算是吃了个饱。

不过说归说,忽然之间马丁拉开了那件套着的中午从德国死尸上扒来的德国军大衣,从上衣口袋里翻出两袋压缩饼gan,“差点忘了,我还带着点。”

打晕头了,连出发前塞进口袋里的存粮都给忘了——这可是害怕挨饿做的准备,好多犹太志愿民兵都这么gan,不过像马丁这样忘了的也就他一个了吧!

两包压缩饼gan,附近的同志每人分点,抵挡一下。

那个设施完备的车站厨房让枚航弹给炸上了天,没指望了。照理各连的炊事班会在后方几百米的地方做饭,不过现在所有人都上了一线,也没有什么存粮,原本就指望上级来解决的。上午那顿早不早、晚不完的早餐又实在丰富,让人反而容易感觉到饿——如果上午吃的是有些难以下咽的冷食,战士们还不会太饿。

压缩饼gan很难吃,就像在嚼水泥做的饼子,嘴巴根本觉不出什么味道。

“这饼gan厂也该改改配方,就像嚼水泥!美国佬的资产阶级军粮比这要好不少,不知下顿能不能吃上。”托济奇发发牢骚。

“要是我们在美洲也行,天天吃。”科杰利尼科夫咬着压缩饼gan,对此不屑一顾。

后边有点动响,是车站大街上的汽车声。

往后看了一眼,一队步兵扛着装备猫着腰过来了。

援兵,托济奇负责的这一段补充了两个班的步兵,配备有一门50毫米迫击炮,他们还带来了补给。

补给是一个大箱子,上头写着“排级补给品”,标志显示是莫斯科食品厂出产的军粮。援兵们带来的还有些装在亚麻袋里的硬面包,标准的“大列巴”。

打开箱子,里边基本上都是大号的罐头,还有些拖水蔬菜。

战壕转角里配套挖的“架子行军锅”上开水正在滚,真好用来准备晚餐。

天色已经昏暗,湿气一下子变大,托济奇让尼古拉和马丁去准备所有人的晚饭,“晚上会有场恶战,让大家都吃饱了!”

“萨沙,让前边的暗哨给我盯紧了。”

“放心,上士同志,你难道不放心我们的布雷技术,嘿嘿。”

突击工兵怎么都有“工兵”两个字眼,阵地前沿已经布好雷场,其中都有三个威力恐怖的定向雷,如果德国佬晚上敢冲上来,会有好戏看!

尼古拉把一大罐的羊肉罐头都倒进行军锅里,加了两大块拖水蔬菜,烧开了就分给各人,然后继续烧。马丁从隔壁部队传来的香味判断,那边的同志们是在享受牛肉的味道,这“排级补给品”都乱套了,真是有什么罐头塞什么罐头。

这边托济奇还从箱子里找出一大包密封的马合烟,就像发现了新大陆!

每人分一点,用撕开的报纸卷上抽。

托济奇给摩西也卷了根,不过银行家才抽了两口就搁在一边:“怎么像烂木头!”

“哈哈,这可比不了德国佬的香烟,马合烟就这味道。”

托济奇喜欢这种廉价马合烟的味道,习惯就好,还实惠,问摩西:“那你喜欢抽什么?”

“南美雪茄,有吗?!”摩西有点没好气的说——他说的还真是实话,在波兰时,他的办公室和家里都放着精美硬木盒子包装的美洲产雪茄,不过已经很久没有那样享受了。

“哪天缴获了雪茄我一定送给你,不过德国佬那好像基本没有。”

“西班牙的行不行?”

“可以,是雪茄就行。上士同志,我可等着。”摩西拿起分给他的那个德国餐盒,用个别人给的大勺子喝浓汤,一边喝一边啃硬面包。

昨天赶来的时候还没多大感觉,这会lou天的情况下还是非常冷的:其实气温也就是在冰点左右,但是空气中的湿气很重,夜色中都能看到原野上慢慢升腾起来的淡淡水雾!

潮湿,这是非常难受的!

这一片都是稀树树林,维尔纽斯又在两条河同众多美丽湖泊的包围之中,属于水网环绕缓丘陵与平原混合地形,这湿气让来自西伯利亚的战士们感觉难受。

战士们这会也顾不上形象了,有套头衫的都把帽子戴起来,有不少人还套着扒来的德国军大衣,不过军官们警告他们,等打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先把那身德国皮给拖了!

各处掩体里都点着篝火,驱散浓浓的湿气,烤火休息。

本雅明这会已经不是炮长了,这会被“降职”变成步枪手兼预备炮手:他的大炮没炮弹了。托济奇把他安排在新来的M40式50毫米迫击炮边上,作为预备炮兵。

对于这个连瞄准具都不用就能进行有效炮击的“德国老兵”,红军迫击炮手是抱着尊重的态度,花了几分钟本雅明就从小伙子那里学会了这门50毫米远射程迫击炮的操作瞄准方式。

M40式50毫米迫击炮射程相对于它的口径可以说非常远,最大射程达到了1814米,远远超出一般50毫米迫击炮600至800米的射程!

就是炮弹爆炸威力小了点,不过作为连一级火力支援武器,它正被大量制造,对付步兵还是非常有效的,反正不用它去对付对方工事。

战壕里的手榴弹在牙墙上排成一排排,机枪阵地里的人没有松懈,换班警戒,一直到明天黎明,德军随时都可能发动进攻。

舒克林就kao在自己的大炮上,刚才帮着问格拉诺夫检查了钢丝背心,“如果德国坦克上来,接近至800米再开火。”

“中尉,就kao着那点炮口焰,太远了我可打不了。”

舒克林这会也变成了瞄准手,因为炮手不足,他自己的技术还算可以就上——晚上不会有太多坦克的,夜里德军坦克的视线要比红军糟糕的多,一旦kao近了就成步兵反坦克装备的口中食!

再说舒克林认为德国佬哪来的那么多坦克,白天就报销了四十辆,那坦克又不是泥巴堆的,德军指挥官变不出来。

夜袭,那是步兵打头的事,德国人一般不会让坦克当做夜袭的突击箭头,那样是自己暴lou目标。正因为如此,加农炮边现这会放得最多的不是穿甲弹,而是高爆榴弹。

等待,静静等待。忽然舒克林感觉脸上一丝冰凉——下雨了,第一场雨,夹杂着雪粒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