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交易(2 / 2)

大唐 荆柯守 9420 字 2022-10-14

要求是郡士,考取后统称为公士,立授正八品,从八品官,当然要求很高,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如不直接为官,可授同品级散官(有品级但无实职的官)

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制度,也就是把考生考卷上地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

朝臣争论激烈,但是宋师道越听越是心惊,不由额上渗出冷汗来,他这等聪明人,怎么不知道这种完善的科举制度对整个官场生态的变化?

如果人人可直接通过此途为官,不需要先投靠门阀,那门阀哪怕势力再强,也慢慢衰退,不再对朝政有决定性影响。

而且,这种文武科举制度,势必对于知识和武功的普及,起相当的推动作用。

虽然早已经讨论,定稿几次,但是争论还是无比激烈。这可关系到无数人地名义,在场的官员无不明白。

因此就一案,直到中午,才勉强完成,人人口干舌燥,疲倦不堪。

退朝之后,宋师道出了大殿,才要出门,就突的有一近卫拦着他的去路。

宋师道愕然止步。定神瞧去,却见此人恭谨的说着:“王上召见使节大人,还请到侧院等候!”

宋师道当然跟着走去。果然,来到了侧院,见得了一辆大马车,马车前,就是杨宣凝。

“唐王。”宋师道就要见礼。

杨宣凝连忙上前。挽住,信然说着:“刚才在朝上,不得不行礼,这里,宋兄就不必多礼了,下午无朝。我等且偷个闲暇,一起上来吧!”

宋师道也不推辞,还是稍见礼后,就上了马车,马车自一处侧门而出,顿时到了繁荣的街道上,自街而上,槐柳成荫的大街两旁。皮店、绣竿行、羊毛行、杂货店、纸张店、棉花肆、鲜果行等林立,显是恢复了城市繁荣。

马车所向,竟然就是新建地“安然阁”,此面积巨大,由东西北四座三层重楼合抱而成,中间是花园,因此入口就是南方的花园,每重楼都有三层,连绵七八间,淡雅朴素、精致灵秀

重楼向中园的一面都建有相通地半廊。不但加强了中园的空间感,更使三座重楼进一步连接在一起。

园地核心处有个大水池。水池四周的空地是青翠的绿草和人工小溪,以碎石的小路绕池而成、从高处瞧下去更可见由小路和绿草形成地赏心悦目的图案。

当小路还上溪流时,便成拱起的小桥,使整个园景绝不落于单调沉闷。

这时,虽在中午,但是大体上人声喧闹,显是生意很好,当然,马车所到,专门向得一层楼,入得廊道之上,盛装地美婢纷纷迎接。

“想不到唐王也喜欢这个。”

“是啊,特别是招待像宋兄这样的客人时,这里正是适宜。”杨宣凝笑着说。

宋师道轻松的说着:“是啊,到了这里,似乎人都随意了许多,让我敬唐王一杯。”

“叮!”对杯相碰,两人均一饮而尽。

“我等不说虚话,宋兄,贵阀主,对我的提议怎么样?”杨宣凝放下杯子,说着。

宋师道皱眉说着:“家父很是感兴趣,只是希望唐王亲自去岭南一次。”

房内静默了刹那光票,像时间已凝固了,杨宣凝也皱眉的说着:“今日你也看见了,我身为唐王,那可轻易出得领国,许多大事要我处理才是。”

宋师道吁出一口凉气说着:“我也知道唐王地难处,只是家父就是如此说的——如想娶玉致,就请唐王来岭南吧!”

杨宣凝先是愕然,接着哑然失笑说着:“天刀有召,我当然应该从之,这样吧,我在下月,就数将,先取庐陵、临川、南康三郡,再去见贵阀主。”

岭南,其实是一个大范围,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这五岭之南的广阔地区。宋家以经营牲口、翡翠、明珠、犀象等土产起家,先起于雄曲,发展成地方势力,天刀宋缺更是有着天下第一刀的资格。

按照杨宣凝的版图,取下庐陵、临川、南康三郡,就可直接与岭南结壤了。

宋师道露出一丝苦笑,沉吟一下说着:“既然如此,我就把唐王的意思转告于家父。”

杨宣凝露出一丝笑意,说着:“宋兄如此爽快,让我大是欣慰。”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才真正明白,这时岭南,根本不足为患,宋阀虽然坚持汉统,但是偏偏岭南各地,都是少数民族,虽然郡太守由朝廷派遣,但是各部落酋帅照样管治民族地内部事务,无论宋缺的刀法如何厉害,宋家影响力怎样庞大,也改变不了少数民族占有大多数的局面。

因此,所谓的宋阀岭南军,如果一时动员受宋阀影响酋帅军,说不定数目可达十万,但是这种军队,几是外族军,入得内地,难以成事,而且无法真正号令森严,说不定还会烧杀抢劫,而真正的宋军,倾全部,其实也不过万许,难怪不能争夺天下。

心中又寻思,是不是和南海派晃公错联系,此人在南海郡影响也非常大。

不过,在政治上,影响还是非常大的,那就是一统岭南后,至少也可以抽出二万兵来,更重要的是,再无后顾之忧,不再担心背腹,这可不是小事,对整个朝廷的人心有极大地影响。

更加不要说,宋阀在蜀中的影响也非常大了。

当下就又说着:“我新得一员大将,尉迟敬德,就由他带上五百兵,先跟着宋兄回到岭南吧,也算是先行使者。”

作为唐王,就算是到岭南拜见,也只是政治姿态,不可能就一兵不带,倒时候出问题,岂不是找死了?至少必须有足够的力量,维护其安全,才可进。

宋师道见其态度,知道不可能单身入内,当下就应了,下面安排当然要仔细讨论,不过不是他们二个的事情了。

说来说去,其实还是杨宣凝根基太浅薄,如果杨宣凝有家族的话,那去了也没有关系,有合适继承人,谁真的动了他,也不会崩溃,就等于不死不休的宣战。

可是现在,他死了,那他的势力,只怕立刻崩溃,再难具备对岭南的报复力量,这样其实就等于对有心人喊着:“我是肥猪,我是肥猪,来杀我吧,快来杀我吧!”

不容杨宣凝不谨慎。

大事谈成,杨宣凝又笑的说着:“这以后再说,不过,宋兄这次来,想必又带来了大量货物了吧?”

宋师道恢复了从容地笑容,说着:“这个当然,我先奉上唐王贺礼。”

宋阀,除了其它影响力外,最关键的,其实就是三点

第一,掌握着庞大地水师

第二,贯通全国的贸易体系

第三,深获得当地少数民族的信任(少数民族很难自己买卖商品)

而宋家,一向坚持明买明卖,公平交易,因此大量的酋人,都把商品委托于他,宋阀因此得以控制整个岭南地的贸易权,酋首不但解决了族人的许多生活问题,也获利致富,自然对宋阀马首是瞻。

宋家一直把岭南俚僚地区的各种士产源源不断的运销中原各地,再运回当地需要的物料,从中获利,宋阀的财富,是非常强大的。

杨宣凝当然深知道这点,听着他解释几句后,就很感兴趣的说着:“岭南有那些值钱的士产?”

宋师道本是宋阀的贸易商头目,当然熟悉,如数家珍的说着:“有、珍珠、象牙、沉香、香料、吉贝、五色藤和各类贵重药材。岭南的铁器铸造亦相当发达。”

杨宣凝欣然说着:“既是如此,那我们先进行交易吧!”

心中觉得,这是海洋贸易的开始。

最新全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